上下九“鸡公榄”阿叔: 站了二十年 一包卖一元发表时间:2020-06-22 21:09 黄志敏的“鸡公福”扮相家喻户晓 黄志敏在上下九步行街扮演“鸡公福” “嘀嘀嗒”、“嘀嘀嗒”,当熟悉的唢呐声在广州上下九步行街响起,粤语听起来像在叫“鸡公榄”、“鸡公榄”……迎面而来的正是两腮桃红、身着公鸡装、头戴斗笠帽,被街坊称作“鸡公福”的阿叔黄志敏。从上世纪末,他就开始在上下九卖鸡公榄,至今已近20年了。 如今,他几乎成了“鸡公榄”的代言人、广州市民心中的“街坊明星”,他的“鸡公福”形象,不时会出现在各种宣传西关文化的画册上。不过,这个土生土长的西关阿叔却低调坦言,自己不想成“明星”、“代言人”,实际上,他的背后,是一个团队在运作:小到吃饭午睡、鸡公榄的补货,大到鸡公道具的制作等。 近日,记者走访了“鸡公榄”阿叔黄志敏和他背后的团队,解密“鸡公榄”重返上下九,坚持至今的来龙去脉。 缘起: 西关文化重新挖掘 “鸡公榄”阿叔黄志敏今年56岁,是土生土长的广州西关人。据报道,上世纪90年代末,下岗后的黄志敏有时会在上下九叫卖“鸡公榄”。2000年,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对西关文化进行重新挖掘,再现了西关小姐、鸡公榄、茶居讲古等西关传统民俗。经人介绍,黄志敏也加入了文化交流协会宣传员的行列,“转正”成为叫卖鸡公榄的“鸡公福”。 在黄志敏的童年记忆中,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广州泮塘一带,到处都是泥塘田地,随处可见卖“鸡公榄”的小贩。但那时,小贩不用穿着鸡公装,而是骑着单车,沿街叫卖橄榄。后来,受到“破四旧”的影响,鸡公榄渐渐少了,“鸡公榄”文化也逐渐式微。 直到2000年,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重新挖掘西关文化。协会会长谭白薇回忆,一开始,只知道卖鸡公榄是在泮塘一带兴起的,于是,宣传员也依据旧例,到泮塘、上下九叫卖鸡公榄。在宣传员的帽子上,还印着“泮塘”二字,以示尊重。没想到,鸡公榄刚出现,就被村民拦下怒骂:“我们泮塘村,什么时候卖过鸡公榄,不准你们卖!” 一打听,谭白薇才知道,原来旧时卖鸡公榄的小贩都是贫苦人家,被认为是“下九流”的职业,所以才引来了村民的反对。“既然是我们错了,就要认低威。”谭白薇说。于是,协会立刻将宣传员帽子上的“泮塘”改成了“鸡公榄”,这才了平息风波。 新意: “鸡公福”形象中西合璧 当“鸡公榄”重回上下九,黄志敏的“鸡公福”扮相就已经是两腮桃红、手持一支唢呐、头戴一顶斗笠帽,还套着一身五彩鸡公装,如今,他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。 这个扮相的由来,同样出自谭白薇之手。如今,大家只知道卖鸡公榄要穿鸡公装,但原本卖橄榄的小贩为何会穿鸡公装叫卖,却很少人回答得上来,连黄志敏也不清楚,“我们小时候,已经很少看见穿鸡公装卖鸡公榄了,但几十年都这么叫下来的。”其中的原因,谭白薇解释,早在清末民初,鸡公榄在西关一带盛行,鸡公榄所用的材料是广东特产白榄,当时,从泮塘、上下九到长堤,很多人家都种了橄榄树,头一天晚上腌制、第二天用纸包着卖。那时候,小贩为了招揽人气,在身上套上逗趣的纸扎“鸡公”模型,“正所谓雄鸡一唱天下白,鸡在广州文化代表着吉祥好意头,摸摸鸡头一年好到头,摸摸鸡尾一年好到尾。”谭白薇说。于是,当鸡公榄重回上下九时,自然沿袭了穿鸡公装的传统。 “那时我刚从美国旅游回来,看到好莱坞街头有很多小丑,脸上都擦了红扑扑的胭脂招徕顾客,我觉得这是个好点子。”谭白薇说。于是,在传统之下,又添加了新意思。就这样,中西合璧之下,黄志敏和几名“鸡公福”以这样的姿态,回到了广州街坊的视线中。 坚持: 20年来风雨无阻 “鸡-公-榄,”黄志敏拉长嗓子吆喝着,“一蚊(元)一包,有辣有不辣。”语毕,又掏出唢呐,吹响“嘀嘀嗒”的三连音,音调听起来就像是粤语中的“鸡公榄”似的。 黄志敏说,这句熟悉的叫卖词,从2000年前后沿用至今。不仅叫卖词从未变过,连鸡公榄的价格同样没有涨过,始终是一元一包的街坊价。 一晃十多年,虽然黄志敏依然穿着同样的装束、吆喝着同样的叫卖词,但岁月也悄然改变着他,这个当初开启事业“第二春”的瘦削中年人,如今已年近六十,脸上爬满皱纹,胡子也泛起了斑驳的灰白。谭白薇感叹,这么多年来,协会不止请过黄志敏一人叫卖鸡公榄,最多的时候,上下九有三名“鸡公福”卖鸡公榄,被街坊戏称为“三鸡鼎立”,但只有黄志敏坚持到最后。 每天中午12时到晚上10时,黄志敏都会背着10多斤重的公鸡模型,站在下九路妇儿公司外叫卖鸡公榄,这是黄志敏近20年来的生活写照。他坦言,这份工作最忙的时候就是节假日,有时候回到家,已经是凌晨时分。也正是因为工作太忙,他几乎没有时间与家人团聚,或像其他普通家庭一样外出旅行,上一次家庭旅行是什么时候,黄志敏都记不清了。但黄志敏坦言,对于这份工作,因为热爱,所以理解。“可能是我自己的一种情结吧,虽然辛苦,但我知道我是在宣传广州,是在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。”黄志敏语气坚定。 背后: 团队作业配合默契 “鸡公福”黄志敏似乎已经成为上下九一道不变的风景线。 “听说他父亲以前也卖鸡公榄,父子传承,很出名的。”“他好像拍过七十二家房客,那时不穿鸡公装,叫‘卖飞机榄’,把橄榄一甩,丢给住在骑楼二层的西关小姐。”在买鸡公榄络绎不绝的游客中,流传着不少关于黄志敏的传说。他甚至还在国外拍摄的上下九纪录片中露面,大受欢迎,而在本地报纸杂志中,更是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。 对于这一切,黄志敏摇头轻笑,“我只是个最普通的宣传员,我只想打好这份工。”他坦言,在他的背后,还有许多为了宣传鸡公榄文化,而默默付出的幕后工作人员。黄志敏口中的幕后工作人员,谭姨就是其中一位。 每当“鸡公福”沿街叫卖,引起街坊围观拍照时,谭姨总是站在不远处,默默地看着黄志敏;当“鸡公福”口袋里的“榄”快卖光了,她也会第一时间出现,往黄志敏的框里装上鸡公榄及时补货;到了吃饭时间,她一声不响地在街角摆好椅子、拿出盒饭等着黄志敏。 每天上午,谭姨用小推车从办公室搬出两箱鸡公榄,黄志敏则背着“鸡公装”赶来;晚上收工时,谭姨拿出货物清单给黄志敏签字,清点好数目,然后两人一前一后地离开。除了他们俩,从鸡公榄到进货,到鸡公道具的制作,协会的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地忙碌,事无巨细。谭白薇告诉记者,在众人的努力下,如今,“鸡公榄”已经申请了专利,成为协会的知名品牌。“这对一个民间文化协会来说,并不容易。”谭白薇语重心长地说。 “只想打好这份工” 广州日报记者:在工作中,遇过什么特别的事情让你特别感触? 黄志敏:其实做了这么多年,普通的叫卖、合照也都习惯了,都是为了宣传鸡公榄文化。有的家长让刚学会走路的小朋友过来自己掏钱买鸡公榄,小孩子看到我的大花妆有点害怕,但父母一直鼓励孩子。虽然举动很小,但看到年轻人支持传统文化,觉得很感动,所以我会拿吃的逗孩子,让小孩放松,有胆量过来。 广州日报记者:这份工作你坚持了这么多年,对你自己有什么要求和改变? 黄志敏:其实我也是在不断地学习,从一开始,向前辈学习待人接客,学习化妆;到后来,游客多了,不止有中国人,还有外国人,我这老头也学了几句英语,“Thank you”、“One yuan”,都是最简单的。还有吹唢呐,其实我吹得并不好,就只会这三个音,同事也让我多练习,不过现在年纪大了,工作也忙,没有时间学。 广州日报记者:很多游客都来找你合影,你也上了不少报纸电视,成为家喻户晓的“街坊明星”,你怎么看待? 黄志敏:(连忙摇头)我其实就是最普通的一名宣传员,因为一份情结和缘分,在这里为广州宣传。我不是什么明星,也不想做明星。我只想打好我这份工,我这个年纪了,也不想着换工作了,这份工作很好,虽然有点累,但比较稳定,也不用自负盈亏。 广州日报记者:在上下九叫卖鸡公榄将近20年的时间,见证了上下九步行街的变迁,有什么变化和感触? 黄志敏:这一点我挺有感触的,上下九的确变化了很多。步行街最鼎盛的时候大概在10年前,有时候,买鸡公榄还要排队,我只能让大家稍安勿躁,一个一个买。当然,现在来上下九的人也很多,尤其是节假日,偶尔也会忙不过来。 广州日报记者:你马上就60岁了,会担心以后没有人继续做这份工作吗? 黄志敏:我尽力做了十多年,不过既然现在还没到那个年纪,那就等到了再想吧。做这份工作,需要吃得苦、不计较,工资也不高,可能现在的年轻人不太愿意做。 卖一包鸡公榄仅赚一角 事实上,虽然走过路过买鸡公榄的游客街坊络绎不绝,“鸡公福”黄志敏看似赚得盆满钵满。但事实上,鸡公榄的价格十多年未涨,利润率也很低,每卖出1包1元的鸡公榄,黄志敏只能赚到1角钱。旺季运气好的时候,一天能卖近2000包,但淡季下雨天多,鸡公榄没法出来叫卖,所以他每个月的收入也不过是三五千元,赚的都是辛苦钱。“卖的都是街坊价,其实一半为了养家糊口,一半也是为了宣传老西关文化。” “曾经有年轻人以为卖鸡公榄很赚钱,就来报名做宣传员。”但干了不久,就发现赚钱不多,于是只好兼了几份工作,有的人做不长久就离开了。 谭白薇坦言,随着黄志敏年龄渐长,她也希望物色年轻人,继承“鸡公福”的衣钵。“一开始工资可能也就两三千元,我们希望找到像黄志敏一样,真正热爱这份工作、能坚持下去的有心人。” (来源:广州日报 记者 申卉 苏俊杰) |